⊙≮冬季手足部乾裂脫皮怎麼處理≯⊙ | 台灣美容網

 

A-A+

⊙≮冬季手足部乾裂脫皮怎麼處理≯⊙

2012年04月14日 【冬季美容】, 護膚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6 ℃ 次


《琉璃》袁冰妍推薦的超好用卸妝洗面儀

核心提示:冬季手足部容易乾裂,脫皮現象也常有發生,真的是要塗上厚厚的潤膚霜才可以保護嗎?
 1. 雙手脫皮還裂口怎麼辦?  手和頸部一樣,被認為是女人的第二張臉。一雙年輕的手更是富有活力的標誌。人的手部肌膚的老化速度是臉部肌膚的8倍,手是最騙不了人的年齡記號。然而,手又是人的身體上使用最多、和外界直接接觸最多的部位,外力的加壓、化學清潔劑的使用、冷風的吹拂和陽光的照射都會讓手遭受損害。因此,手部護理對愛美的女人來說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可是有人的手經常脫皮、乾裂,很難護理。導致很多朋友在社交場合不願意握手,不願意佩戴戒指,不願意修飾指甲。那麼手部乾燥、脫皮還裂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  1) 皮膚表面的油脂膜變薄:在寒冷的季節,皮膚血管處於收縮狀態,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都會減少。這樣皮膚表面的油脂膜就會變得很薄。手足部位的皮脂腺數目相對於面部、胸背部來說本來就較少,又要經常暴露與冷空氣中,這些部位的潤澤度顯著下降。每逢秋冬季節,手腳便容易發生裂口,疼痛。裂口周圍的皮膚乾燥、粗糙、增厚、發硬,裂得深時甚至出血。常發生在拇指、食指兩側的甲緣部位。老年人由於皮膚萎縮、皮脂腺數量變少,乾裂的程度往往很嚴重。  2) 過度洗滌:某些家庭主婦經常接觸水和各種洗滌用品,包括洗面奶、香皂、肥皂、洗衣粉、洗滌劑等。這些去污劑會把皮膚表面的油脂徹底洗下來。所以手部皮膚變得幹幹的,甚至長毛刺。嚴重者出現脫皮、裂口甚至出血。  3) 季節性脫皮/汗皰疹:一到季節交替的時候,有些人的手腳就會出現小片的或大片的脫皮。尤其是春夏之交或者夏末秋初的季節。這種現象可發生在小孩身上,也可發生在成人身上,男女都可累及,往往在某些家庭裡出現的頻率較高。先是有灼熱、刺癢、刺痛,繼而出現紅色或者白色的小斑點,而後變為空泡狀。有時候把泡挑破,也會流出沒有顏色的水。由於這種脫皮類似於汗液堵在皮膚裡,所以又被稱作汗皰疹。泡挑破後瘙癢症狀會稍微好一點。有人喜歡把泡頂上的皮撕扯下來。-層層的剝脫後,脫皮部位很快就會累及整個手掌或者全部手指,並向深層擴展,最終露出鮮嫩肉色炎症變化。當脫皮時出汗反而減少,有些人過二、三個月後就會恢復正常。許多人忽略了治療,但每年到某個季節就容易復發,且有逐年加重趨勢,脫皮面積不斷增大,出現傷口,極易造成感染。  4) 手部的濕疹/皮炎:由於接觸了某些特殊的物質,導致皮膚發生過敏現象或刺激現象,就會出現紅斑、脫皮、水泡甚至裂口。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從事某些特定職業的人身上,如美甲工作者、美發師、司機、汽車修理工等。如果懷疑和接觸的物質有關係,最好到醫院做斑貼試驗,查明導致過敏的元兇,並避免接觸該類物質。  5) 手癬:真菌感染後可以通過觸摸、搔抓而感染其他部位。正因為如此,得足癬(腳氣)的人也可以的手癬(手氣)。皮疹可以出現在兩側,也可只出現在一側, 就像某些人的足癬只偏好一隻腳一樣。可以有水泡,糜爛,脫皮,淌水等等。如果不注意隔離,還可以傳染家裡的其他人。  好了,原因找到了。看看如何治療吧。  秋冬乾燥性脫皮應減少洗手次數,避免用鹼性的香皂、洗手液、洗衣粉等。在接觸水或洗滌用品時,盡量戴塑膠手套。如果需要長時間佩戴手套,為避免手部汗液的浸泡,可先戴一雙棉質的薄手套在裡面,然後再佩戴塑膠手套。  補充皮膚的油脂膜方法有很多,市售的護手霜是很好的選擇。最好隨身攜帶一支,只要接觸水就立刻塗上。有人喜歡DIY的手部護理,也可以試一下。其中維生素E膠丸,醫用甘油:水(1:2)混合,蜂蜜等外用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  如果乾燥脫皮很嚴重,試試在睡前給自己做一個手部的SPA吧。用牛奶一袋或者食用醋1-2大羹匙加入一盆溫水中浸泡2-5分鐘左右,輕輕按摩促進手部血液循環,同時也助於取出死皮。然後厚厚的塗上一層手霜或手膜。第二天就會看到顯著的改善。如果再套上一層一次性塑膠手套或者保鮮膜,效果更佳。  在皮膚出現裂口或出血時,要注意預防感染。可使用OK繃或醫用膠布將創口拉近後粘貼,有助於新生的細胞爬行生長並修復傷口。  皮膚乾燥脫皮時建議多補充維生素C和新鮮水果。如果您正在減肥,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。維生素B是促進皮膚、毛髮、指甲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,所以對手部的養護也非常有效,多見於動物肝臟、魚類、蛋類和大豆中,另外白蘿蔔和杏仁也可以在冬季配合日常飲食多攝入一些。當皮膚非常乾燥時,應每天攝取維生素E200至400單位,配合維生素A連續、間斷服用,即連續五天每天服用10000單位,間隔2天後再連續服用,並且保證每天攝取充足的脂肪酸,多見於魚油、亞麻子油、菜子油、大豆油等。  如果是季節性的脫皮,不用太過著急。只需對症處理就可以。保持局部皮膚的乾燥,少接觸水,避免直接接觸洗滌用品,使用有滋潤效果的乳膏。但嚴重者也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。  如果是足癬感染到手部引起的手癬,需要找醫生進行專業的治療和預防。  2. 接觸清潔劑的手部護理?  手部尤其是手背皮膚皮脂腺較少,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本身就容易缺水乾燥,加之日常頻繁接觸清潔劑,更會加劇水分流失造成皮膚粗糙老化。到了冬季,這些發生在手部的問題會加倍擴大,原本滑嫩的手變得像枯樹枝一樣。我們常把這種手叫做主婦手或洗衣婦手。  護理主婦手要做到全面護理、有內到外,還要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,才能達到深層保養。

  內部護理包括:多喝水,增加機體的含水量與皮膚的修護功能。多補充維生素A、B、C和E。多吃綠色、紅色和黃色的蔬菜和水果。少吃油炸食品、醃漬食品以及太甜或太鹹的食品,因為這些食品都會減弱機體的修復功能,並給機體帶來負擔。少喝濃茶、咖啡等容易讓皮膚和機體脫水的飲料。少喝酒、不吸煙,也要避免做二手煙民,因為間接吸煙也會加速皮膚脫水和老化。  防患於未然肯定要強於事後的補救。因此,我們先來說一說如何預防主婦手吧。做家務時一定要戴手套為了保護雙手,使之避免接觸刺激物質和水,做家務前先在手上塗護手霜,再戴雙層手套。第一層是棉質手套,最好是白色的質地細軟的,第二層是橡膠手套。做家務時間較長時,應每隔半小時脫下手套讓雙手透氣。摘菜或開瓶起罐時,盡量使用工具,以免損傷手部皮膚;避免雙手直接接觸酒精或其他消毒劑。避免使用濃縮的或超強的清潔劑,如果一定要用,請事先稀釋。有的清潔劑有刺鼻的香味兒,用在手上有一種燒灼的感覺,及時反覆清洗也會殘留清潔劑的味道,手部覺得滑膩膩的,這些都說明這種清潔劑鹼性過強,清潔功能過強,會傷害皮膚,請及早更換為溫和的中性的清潔劑。使用清潔劑後,務必要徹底進行清洗,否則殘留的去污劑會傷害我們的皮脂膜,加速皮膚的衰老。一般使用中性洗手乳,洗乾淨後,用溫水沖洗,擦乾,再抹上保濕型保養品(手部專業護手產品)。選擇富含天然果酸及維生素E等修復元素的「修復型」護手霜。大家可試著調製植物性護手油。將一些精煉杏仁油和蜂蜜加入檸檬汁中,再均勻抹到手上,可以起到去除死皮和保濕的作用。  將護手霜均勻塗於手背後,用手指以螺旋狀在手背循環打圈按摩,並針對手指關節進行拉伸按摩,用拇指按摩手背骨骼肌理,直至手部發熱護手霜完全被皮膚吸收。拉拉指尖、做做握拳運動、伸長雙手,讓手動個3-5分鐘,就可以了。  一周做1次到2次手膜。可供選擇的DIY手膜有:自製的香蕉優格糊,珍珠粉蜂蜜糊等。也可到專業美容機構進行手部蠟療。很多人都喜歡體驗這種「熱辣辣」的美手方式。它是將植物精油、維生素E及膠原蛋白等營養元素融入專業的美容蠟,在蠟體加熱至48℃-52℃的溶化狀態下,將其包裹於清潔後的雙手,形成一層透明凝固的蠟膜後用保鮮膜和專業手套包裹保溫,15分鐘後卸膜。可以有效改善皮膚粗糙、乾燥等現象,還有助於擴張毛細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手部皮膚接受日常營養護膚成分。對於日常勞作微腐蝕的手部皮膚有良好改善效果。  3. 護手霜的使用?  護手霜的主要作用是及時補充手部皮膚所需油分,滋潤保濕,緩解乾燥皸裂症狀,是防止雙手干、裂、脫皮的好產品,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、B、E等成分的護手霜,更是手部保養的好東西。  1) 洗一次手抹一次護手霜,不能省略。而且要馬上使用,在手上還濕濕的時候使用效果最好,如果等手上的水分已經完全蒸發,皮膚感覺極干時再使用,那麼手霜保濕的效果就會差許多。  2) 床頭、廚房、衛生間、辦公室、隨身挎包等都應備上一支護手霜。  3) 每天出門前、睡覺前一定要塗護手霜(不能用面部護膚霜代替)。  4) 做家務前,最好先抹護手霜。  5) 學會自己分辨護手霜的好壞。首先是要聞一聞,好的護手霜應該氣味淡雅或者沒有味道,不應該有濃郁的芳香或或礦物油、動物油的味道;第二要看成分,成分中最好是植物成分,具有滋潤、美白甚至防曬等多種功能。好的護手霜中一般會含有甘油、尿囊素、透明質酸、蛇油、霍霍巴油、橄欖油等;第三要試一試,好的手霜雖然滋潤但不能油膩,不能感覺有一層厚厚的油脂糊在皮膚 上。雖然不是十分輕薄,但滲透性要好,塗在皮膚上輕輕揉搓,很快就能被皮膚吸收。

  4. 足跟乾裂有辦法治嗎?  冬天氣候乾燥寒冷,足跟部分泌的皮脂不足以潤澤皮膚。如果腳部活動的拉力較大,很容易局部皸裂,形成細而深的直裂傷,尤其是老年女性,更容易出現這種病症,一旦傷及真皮中的神經血管,就會出血。建議:減少洗腳或洗澡次數,避免用過熱的水泡腳,洗完後一定要厚厚的塗上一層護手霜或者凡士林、甘油等油脂;接著給腳上套一個塑膠袋或包一層保鮮膜,再穿上襪子睡一晚上。第二天早上起來,脫掉襪子,去下保鮮膜或塑膠袋,把腳洗乾淨,再塗一層油脂,很快就會好了。如果已經出現了裂口,建議現將皮膚拉近隊和,再使用醫用膠布或者OK繃的膠布貼於裂口處。很快就可以痊癒。

  • 《琉璃》袁冰妍推薦的超好用卸妝洗面儀
  • 相關資源:

    
    標籤:
    
    

    給我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