∽◥夏季皮膚六大疾患◤∽ | 台灣美容網

 

A-A+

∽◥夏季皮膚六大疾患◤∽

2012年07月01日 【夏季美容】, 護膚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℃ 次


《琉璃》袁冰妍推薦的超好用卸妝洗面儀

  * 夏季皮膚,防範六大類疾患

  明媚與燦爛,夏天的氣息正越逼越近。盡情享受初夏的清爽愜意之際,不經意間,惱人的皮膚病又「爬」上心頭。瘙癢難耐、紅腫疼痛……每每想到這些,輕鬆的心情不禁一掃而空。據華山醫院皮膚科的門診顯示,僅夏季皮膚病就佔全年皮膚病門診的三分之一。
  歸納一下,夏季由於持續高溫、悶熱潮濕,高發的皮膚病大致可分六類———
  曬斑因紫外線直射皮膚,導致全身出現紅斑、水皰,嚴重者還會發低燒、皮膚腫痛。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,猛然在強烈日光下暴曬易患曬斑。膚色越淡的人,更易引發曬斑。 預防妙招:經常參加室外活動,不斷增強皮膚的耐光性,是最簡單的捷徑。
  淡膚色或未被曬黑的人,不妨嘗試著逐漸到日光下曬一曬、享受日光浴的方法,提高耐光性。但為防止曬過頭引發皮膚癌,不宜在上午十時至下午兩時外出。若到海邊游泳、參加野外活動,則別忘塗些防曬霜。 皮膚癬「患癬一族」在夏天尤為吃不消。
  花斑癬、手癬、足癬、股癬等因真菌引起的癬類,碰到潮濕悶熱氣候,格外活躍。 癬與人體活動量密切相關,青壯年男性是典型的發病人群,老人孩子卻較少。僅足癬,在我國南方的發病率可達五至六成。 預防妙招:保持皮膚清潔與乾燥,癬就會無處可藏。
  夏日裡,輕薄透氣的棉質衣物是首選,襪子等衣物要勤換洗。洗完澡後,擦乾淨腳趾縫、手指縫等「旮旯」,不給癬留下可乘之機。家裡生癬的人,個人生活用具如腳盆、拖鞋、毛巾等要嚴格分開。
  痱子肥胖嬰兒、久病衰弱和青年都是痱子的好發者。遇上高溫悶熱、出汗過多、蒸發不暢,小水皰、丘疹似的痱子常在額頭、頸部、胸背、肘與腋窩等部位出現。
  預防妙招:
  洗澡後塗點花露水、痱子粉均會見效。居住或工作場所要適當通風,家裡有孕婦的,更要避免溫度過熱;嬰兒熟睡時,要多翻身。不過,切忌出了大汗直接洗冷水浴,汗孔突然閉塞最易得病。 夏季皮炎高發人群為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女性。
  患者兩小腿脛的皮膚會出現密集小紅斑,瘙癢並有灼熱感。氣溫越高、濕度越大,發病就會增加,氣候涼爽即可消退。

  預防妙招:
  即使是職業女性,夏天著衣也要盡量寬鬆,不透氣、不通風的套裝最忌諱。若染上了夏季皮炎,奇癢也要別搔別碰。患處可用清水沖洗,乾毛巾擦乾後塗些清涼止癢劑等物品。若患處明顯異樣,應及時就診。 蚊蟲叮傷蚊子可傳播瘧疾、腦炎、登革熱、黃熱病等。
  皮膚遭蚊子叮刺後,會有明顯刺痛感並出現針尖到針頭大小的紅色淤點。蚊蟲叮傷因人而異,輕者無明顯症狀,重者可顯著紅腫,並發生淤斑。
  預防妙招:

  滅蚊是減少蚊蟲叮傷的重點。消除污水、搞好環境衛生,蚊蟲便無處可棲。在農村,室內點燃艾葉、蒿子,產生的特殊香味也能驅散蚊子。 毛囊炎、癤等皮膚感染病夏季皮膚病防治不當,會引發皮膚感染,如毛囊口化膿性感染等。有皮膚瘙癢症狀的,或因糖尿病、結核病而肌體抵抗力下降的,是皮膚感染病的高發人群。
  預防妙招:
  加強體育鍛煉,增進肌體抵抗力,可減少皮膚感染的患病幾率。內衣、手帕等個人衛生用品要勤洗勤換。多服些維生素制劑,酒類、辛辣類刺激性食物忌食。要強調的是,久患癤病的患者易引發腎炎,最好經常化驗小便。 * 特殊人群注意夏季護膚 快到夏天,飛飛滿臉的痘痘又要發威,又癢又疼,臉頰兩邊常會「紅彤彤」,用什麼洗臉都不管用。
  長痘痘的痤瘡患者,夏日更要防止過多日曬,每日要用溫水多洗幾次臉,油質皮膚可用含硫磺的肥皂洗臉,用西瓜皮、黃瓜汁塗抹面部,能讓痤瘡患者達到清潔保濕的效果;痤瘡嚴重者,可用生理鹽水清潔,再用氯黴素眼藥水等塗在痘痘上清潔消炎。
  夏天要確保腸胃功能良好、大便通暢排出毒素;莫忘保持良好心態,調節內分泌功能緩解痤瘡。 剛生完寶寶的小童總有些擔心:兒子稚嫩如水的皮膚,吹彈即破,可老人都說夏天嬰兒皮膚最易出毛病,安安穩穩度過夏季,媽媽要做哪些準備呢?
  小寶寶衣著要簡便而寬大、舒適而柔軟、吸水性能好。最好不繫腰帶、不穿拉鏈褲,以免影響排汗;孩子內衣應選用棉質,而非不透氣的化纖衣料。
  家裡常備柔軟的干布或毛巾,每天早晨起床前,用毛巾在幼兒的胸、腹、腰、背、四肢向著心臟的方向按摩10多次,以增進孩子皮膚的抵抗力。 在海南島海邊游了半天泳,小魯到晚上頓時發現:皮膚曬得通紅,疼到不敢翻身。賓館附近沒什麼醫療機構,想要採取點小措施,該怎麼辦?
  面對皮膚曬傷,唯一的急救辦法是冰敷,不要塗任何護膚用品。如果手、腳也曬傷的話,可用沾過冰水的毛巾包起冰塊,敷在疼痛處,直到肌膚感覺舒服為止。為防止曬傷皮膚後,繼而出現的乾澀、緊繃現象,沐浴後需塗潤膚露進行保濕。
  待紅腫疼痛症狀減輕,可適當塗些藥膏消炎。 特別推薦:防曬「小誤區」 毒日頭下,怎樣與艷陽保持距離,避免「親密接觸」?相信每人都有各自的「防曬經」,但專業醫師指出:防曬,也要講科學。
  誤區一:塗了防曬霜,萬事大吉 防曬

  霜的塗抹大有講究。一般夏天的早晚、陰雨天,SPF指數低於8的產品即可;中等強度陽光照射下,指數達8至15的產品較妥;戶外工作、在夏日強烈陽光直射下,指數則應大於15;游泳及夏季出汗時,宜選用抗水汗產品。此外,出門前十分鐘塗抹並達到每平方厘米2毫克的塗抹量,效果最好。
  誤區二:皮膚曬不黑,不用防曬 膚色偏淡的人,更要做好防曬。因為白皮膚天生所含的黑色素量較少,用來抵禦紫外線的防護罩也相對較少,曬不黑只是暫時的。最明顯的例子便是,歐美等白種人患皮膚癌的幾率,較黃種人、黑種人要高出數倍。
  誤區三:小孩和年輕人無須防曬 統計顯示,成人在18歲時,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積累,已經達到總量的五分之四。若從6個月大就開始塗抹防曬乳液,直至18歲,則將來患皮膚癌的幾率可降低78%。因此,皮膚老化或生成皮膚癌,並非年紀大的人的專利,防曬應從小開始。
(整理:台灣美容網

  • 《琉璃》袁冰妍推薦的超好用卸妝洗面儀
  • 隨機資源:

    
    標籤:
    
    

    給我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