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○【染出層次秀髮 一點不偷懶】○

染髮從開始流行起到現在,在許多消費者眼裡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,但美發師卻不得不一直要學習提高自己,因為潮流染髮的技巧、
方法一直在變化,以增加髮型的層次感及線條的感為主導思想,染髮技術不斷在推陳出新。美發師可以參考以下流行染髮技巧,來充實提高髮型師設計時的染髮概念。
一、漂染技巧
其實漂染應該是美發工作者最後的選擇,因為它會直接傷害頭髮的組織結構。但在需要達到一定色度時,漂染是最快、最直接的方法。
使用漂染時,客戶頭髮的基色(客戶的自然髮色)與標準色(客戶所選的顏色)之間的色差應超過4度(指自然髮色比目標色深)。
方法是先把自然髮色褪至與目標色同一色度或深一度 ,再染上目標色。但不應無目的地把髮色褪至金黃色,這樣會令皮質層中的物質大量流失,尤其是鹽分的流失對顏色的鎖定影響很大,因為染髮膏中的人造色素要用頭髮中的自然色素固定,就像船(人造色素)需要碼頭(自然色素)來靠岸一樣,不然目標色染上後,也會在短時間內褪去。所以在漂染時所選的雙氧水的濃度,應視自然色與目標色之間的色差來決定,最安全的是6%的雙氧水。總之在漂染時應盡量保持髮質的健康。
二、漸層式挑染技巧
漸層式挑染方式很多,有三角式挑染、斜線式挑染、放射式挑染等,每一種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及表達方式,下面我們逐一進行介紹。
A、三角式
以小角形髮束形式進行挑染可以讓髮型的層次表現得更好(適合中長髮或長髮),因為挑染後的發片在垂落時會呈現尖形,讓髮型的層次和挑染部分的線條更明顯。和以往的編織式挑染相比,三角型的挑染髮量和形狀都比較突出,但應注意三角形分區之間的距離不可太近,不然會出現挑染部分過多的情況。三角形挑染最適合削刀長髮。
B、斜線式
斜線式挑染要視髮型的需求而定。斜線分區能表達長層次的自然感。在進行長弧形分區時應著重於頂部,如「披頭式」髮型,劉海是往前垂落時,頂部挑染的長弧形分區就要從前往後進行,這樣才能明顯呈現挑染部分。總之進行斜線式挑染時應先設計並吹好髮型,再逆向挑出發片。
斜線式挑染最合適自然感強的髮型,如披頭式、羽毛剪髮等。
C、放射式
放射式挑染以頂部為中心點來表現髮型的圓弧度,適合多種髮型,如齊長(One Length)、BOB、短羽毛剪髮等。
在進行分區時,應找到頂部毛髮生長方向,進行上尖下寬式分區,注意頂部的挑染距離至少要超過1cm。
三、對比式染髮技巧
對比式染髮利用色染的深淺度對比來呈現髮色的自然感和層次感,因為單髮色表達比較平和單調,如果用2色或3色互相搭配則會讓髮色富有層次感和動感。
A、白手式
先將髮型吹好,用手(戴上染髮手套)以滾動式手法順著髮型方向滾動,注意單向移動,不可逆向(因為單向移動可讓內層頭髮不沾到染髮膏)。完成後髮型會呈現自然色和染髮色的深淺對比,顯得自然大方。
B、刷子式
將髮型吹好,用刷子沾上染髮膏後,隨意地順著頭髮的層次向上刷,但刷子需保持垂直,不可讓染髮膏沾到太大的分區,當然也可以選擇兩種以上的染色膏進行輪流操作。
四、斷層式挑染
斷層式挑染適合側分或中分的中長髮型。先將髮型吹好,將分線旁1cm或1.5cm(視色彩效果明顯與否)的發片挑起來夾好不染,再以波浪式的挑區手法,用鋁箔紙包好(發片的厚度不可超過1cm),每一層發片之間要保留越1.5cm的距離。這樣的手法可以呈現出一種隱隱約約的效果,因為最上層的發片落下時會蓋住下層的染髮,只當頭髮擺動時才能看到色彩部分。如果底層顏色較淺,可讓整個髮色感覺柔和飄逸(染髮色和自然色相差5度左右)。
五、底層式挑染
操作手法與斷層式方法一樣,但應把分線嘗試2至3cm的發片挑起來夾好不染,再用比自然色淺一度的顏色把餘下頭髮全染。這樣頭髮會呈現明顯的深淺度。底層式挑染比較適合自然卷髮式或發量過多的顧客,它可讓髮質顯得柔和細軟。
(整理:台灣美容網)
隨機資源:
標籤: